一、量刑档次
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:
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;
死亡3人以上,负事故同等责任的;
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,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。
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:
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;
死亡6人以上,负事故同等责任的;
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,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,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。
七年以上有期徒刑:
因逃逸致人死亡的。
二、从重处罚情节
酒后、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;
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;
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;
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;
严重超载驾驶的;
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。
三、从轻处罚情节
自首、立功的;
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,取得被害人谅解的;
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。
四、其他规定
交通肇事后逃逸,尚不构成犯罪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,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。
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以下是对交通肇事罪认定标准的详细阐述:
一、行为主体
行为主体必须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,如司机、船员等,或者是非交通运输人员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。
二、行为标准
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,如超速、超载、疲劳驾驶、酒后驾驶等。这些行为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。
三、结果标准
必须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。这是衡量交通肇事行为严重程度的关键标准。
四、因果关系
重大事故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。即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。
五、责任认定
行为人在事故中负全部或主要责任。这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重要依据。
六、特定情形
在某些特定情形下,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,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。例如,酒后、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;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;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;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;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。
七、量刑标准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如下:
犯交通肇事罪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八、共同犯罪
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,如果单位的领导干部、机动车辆的所有权人、承包者或乘客等相关人员,故意指使司机逃离现场,从而导致受害人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最终殒命,则这些指使者的角色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。
1、一般情形下的立案标准
人员伤亡方面:
若重伤一人以上,并且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,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。例如,张三在驾驶货车时,因超速行驶撞上正常行驶的车辆,导致对方驾驶员重伤,经交警认定张三负事故主要责任,这种情况就符合立案条件。
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,肇事者负事故同等责任的,予以立案。比如在一次多车连环碰撞事故中,造成两人死亡,经调查认定多名肇事者在此事故中负同等责任,此时涉及的相关肇事者均会因交通肇事罪被立案。
财产损失方面: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,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,并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,通常会进行立案。举例说明,李四驾车撞坏了路边价值50万元的公共设施,经交警认定李四负事故全部责任,而李四确实无力赔偿这50万元损失,这种情况下就达到了立案标准。
2、特殊情形下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并立案的标准
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,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,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并立案:
酒后、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:这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,极大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。如王五在饮酒后驾驶私家车,将行人撞成重伤,经鉴定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,且负事故全部责任,就会以交通肇事罪立案。
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:驾驶员知晓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仍驾驶上路,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。例如,赵六明知自己车辆的刹车系统存在故障,却依然驾驶,结果因刹车不及撞伤行人,且负事故主要责任,此情形应立案。
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:这类车辆上路本身就违反规定,驾驶此类车辆发生事故更易造成严重后果。比如孙七驾驶已报废的摩托车发生事故致他人重伤,且负事故全部责任,将被以交通肇事罪立案。
严重超载驾驶的:超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制动效果,容易引发事故。如周某驾驶的客车严重超载,在行驶过程中因车辆失控撞上护栏,导致车内乘客重伤,周某负事故主要责任,这种情况也符合立案标准。
刑法网服务助手